發揮“四區”聯動優勢 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
- 時間:2025-03-24
- 來源:昆明信息港
- 瀏覽:10
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強調:“要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,加強交通物流、能源、數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設,使各類開放平臺成為經濟發展的增長點。”
近年來,昆明市依托中老鐵路,以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為突破口,不斷提升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。昆明不僅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、綜合保稅區等產業聚集區,還有自貿試驗區、跨境經濟合作區這樣更高層次的開放平臺,“四區”疊加更進一步凸顯了昆明對外開放的新優勢。
昆明進入自貿2.0時代
2019年8月30日,我國自貿試驗區再擴圍,中國(云南)自貿試驗區成為新設的6個自貿試驗區之一,涵蓋昆明片區、紅河片區和德宏片區,定位為圍繞打造“一帶一路”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,建設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,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、開放前沿。自此,昆明進入自貿時代。
隨著中老鐵路正式開通運營,2022年4月,云南省委、省政府決定由昆明市托管西雙版納州磨憨鎮共建國際口岸城市。即將滿3周歲的中國(云南)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。
托管磨憨后,昆明市多了兩個全國“唯一”:全國唯一擁有邊境線和邊境口岸的省會城市;全國唯一擁有自貿、經開、綜合保稅、跨境經濟合作“四區”疊加優勢的城市。
全國首創“四區”聯動發展模式,也讓昆明進入自貿2.0時代。
“全國首創模擬飛行‘保稅培訓’新模式”和“鐵路物流‘中心站+站外站’聯動發展新模式”入選全國自貿片區貿易領域制度創新典型案例,“以‘區塊鏈+’創新‘碳電融合’”入選數字經濟領域制度創新典型案例……截至2024年8月30日,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掛牌5周年,國務院總體方案賦予的94項改革試點任務實施率達100%,片區累計形成220項制度創新成果,其中6項在國家層面宣傳推廣。此外,14項具有全國首創性,55項在省級復制推廣。
全國首家中老合資國際旅行社,云南首家外資演藝經紀公司落地昆明……截至2024年8月底,與2019年相比,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新注冊企業增長2.2倍,外資企業增長1.8倍;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.1倍,外貿進出口額增長2.7倍。
寫好“四區”聯動原創文章
全國首創,沒有經驗、模式可參考,“四區”聯動只能靠原創。
“四區”涵蓋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4種園區類型,從最早“包打天下”的經濟技術開發區,到專業細分的綜合保稅區、邊(跨)境合作區,再到作為中國對外開放最高形態的自貿試驗區(港)。在不同時期應運而生的各園區承擔作用和功能也各有不同。
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:“‘四區’聯動突出經開區產業聚集、自貿試驗區政策先行、綜合保稅區成本節約、跨境合作區通關便利特色優勢,整合在一起能形成‘多快好省’的發展效果。”
經過兩年多的摸索,全國首創的“四區”聯動模式,初步取得一些實踐成效。在機制協同方面,昆明市選派了一批優秀的黨政干部充實到磨憨,省、市相繼出臺“四區”聯動發展的政策措施;在政務協同方面,兩地四區推出“昆磨跨區通”政務接力聯辦新模式,在商務、稅務、關務、法務以及知識產權等領域實現事權承接、政務對接、信息鏈接、監管銜接;在產業協同方面,謀劃布局“組合拳”式招商,經開區重點承接裝備制造、生物醫藥、現代物流等產業轉移,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聚焦前沿科技、新興業態、國際合作開展壓力測試,磨憨—磨丁合作區強化跨境貿易、旅游康養、產能合作等跨境合作,綜合保稅區加強保稅加工、保稅維修、跨境電商等業態支撐,形成口岸吞吐到腹地消化“前岸后倉”貿易閉環;在平臺協同方面,昆明市緊抓中老鐵路開通運營、RCEP落地、深化滬滇合作等契機,加快打造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等一批產業轉移核心承載區等。
通過這些協同創新,為“四區”發展注入新動力、增添新活力。辦事成本更低、效率更高了,昆磨兩地政務服務中心實現異地開辦企業及領取營業執照,大大縮短企業落地周期,節約了人力成本;“昆磨”專利預審通道打通,專利預審周期縮短為4.3天,較以往縮短90%;磨憨公路口岸貨運車輛驗放時間從10分鐘縮減至4分鐘,鐵路口岸通關時間從40小時壓縮至5小時,口岸通行效能大幅提升。
構建外貿增長“雙循環”
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,依托交通大通道,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將積極謀劃開放賦能“工程”。
以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為契機,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正推進王家營片區“北接、東連、南拓、西帶”戰略,拓展多式聯運網絡。北向銜接成都、重慶、西安等城市,形成“瀾湄+中歐班列”集群;東向連通東部沿海重要港口,形成“瀾湄+”內外貿混編的接續班列;南向拓展提升瀾湄快線為國際品牌,與泛亞鐵路東線、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形成互補;西向帶動滇緬通道的商貿匯集,未來連接泛亞鐵路西線。同時,加快推進王家營片區現代專業物流、國際口岸物流、配套加工、綜合服務四大功能組團整體改造提升,打造企業家門口的“通道樞紐”。
深化區域協作,下好“四區”聯動“一盤棋”。建立跨境產業合作協調機制,拓展“跨區通辦”事項,探索“保稅貨物區內直轉”“抵站直裝”通關模式,實現綜保區查驗裝車與王家營鐵路運輸“無縫銜接”,拓展企業出海的“跨境鏈條”。
以王家營—磨憨為主通道,打通跨境物流“黃金走廊”,打造“王家營集貨—磨憨通關”的雙向物流體系,構建“節點城市+物流樞紐+開放平臺”的協同網絡。培育“跨境電商+中老班列”特色品牌,助力企業組團出海拓市場,打造出海“新勢力”。大力發展外向型制造業,加快推進橡膠、水果、鋼材、二手車、中藥材、消費品等6個交易集貨中心(平臺)建設,打造大宗特色商品“集散地”,構建以現代物流產業為主,加工制造、服務貿易協同發展的產業結構。持續加強RCEP綜合服務示范區建設,建立物流聯盟,支持鼓勵企業利用海外倉開展多種貿易形式的分撥、集拼業務,構建企業外貿增長的“雙循環”。(昆明日報 記者吳潔)